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9 15:56:47

1.jpg

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心血管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心脏起搏、心电及心律失常学为报道内容。介绍国内外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经验等重要进展,进行国内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发挥学术导向作用。遵循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的办刊方针,促进心律失常学科的发展。

2 本刊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会议纪要、国际学术交流、综述、讲座、心律失常学史、研制与开发、电生理及心电图个案分析、疑难病例分析、诊疗新技术、诊治经验教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学术争鸣及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3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保护作者著作权益。

4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4.1 作者向本刊投稿时请登录网址: zgxz.cbpt.cnki.net注册后再进行网上投稿。

4.2 论著文稿应按医学论著格式叙述,务求主题明确、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分析具逻辑性、结论令人信服。凡属国家或省市资助的研究项目请予注明。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一般在4 000字左右,并附英文文题和作者单位的译名以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200~400字的中文结构性摘要和相应的英文摘要以及3~8个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病例报告以500~1 000字为宜。综述力求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语言精炼,以4 000字左右为宜。病例、综述、短文均附50~200字的中文摘要。

4.3 数据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中外医学名词使用全称,简称应在文中首次出现处加括弧注明,全文专有名词前后应统一。表格按统计表格要求制出,未测数据以“空白”表示、测不出以“…”表示、“0”代表实测数据为零。

4.4 文稿中摘引他人作品,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参考文献中注录。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与文章主要内容有关的近期文献为限,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作文献引用。请择优引用中文文献和本刊文献。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文末依次将引用文献列出,日文汉字勿与中文相混淆。书写格式列举如下:

    [期刊]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列出,超过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期刊名称(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页

    向晋涛,李方洁,杨伶.时间RR间期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5):445

    Moss AJ,Schuger C,Beck CA,et al. Reduction in appropriate therapy and mortality through ICD programming[J]. New Engl J Med,2012,367(24):2 275

    [书籍]编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或作者.文题[M]//编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

    江洪,方全. 预激综合征[M]//黄从新. 内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2-55

    William C,Eduardo M,O′Rourke B,et al. Calcium channels:structure,function,and regulation[M]//Zipes DP, Jalife J. Cardiac Electrophy:From cell to bedside. Philadelphia:W.B.Saunder,2000:8-21

5 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职务、学历及专业特长。请注明联系电话、E-mail信箱及通信地址。

6 来稿勿一稿两投。收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

通知者,系文稿仍在审理中,可上本刊网上采编系统查看。如作者欲投他刊,请来信与本刊联系。要求作者修改的稿件,请按修改意见修改并请按时将修改稿电子版发送到本刊网上采编系统或指定邮箱。

7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对涉及文稿内容的修改将征得作者许可。

8 来稿一经刊登,本刊保留专有使用权1年,并按篇酌收版面费,同时赠送当期杂志。

9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以及超星“域出版”。作者在本刊发表的文章,经作者签署同意授权后,作者的全文将按程序归入上述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