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学术不端的界定、实例与防范措施
时间:2024-03-14 10:54:59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以下情况通常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
1、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这是学术不端中最常见的情况。例如,某学生或研究人员在未经原作者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复制粘贴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文章段落,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
2、篡改他人研究成果:这包括对他人研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或添加,以符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或预期结果。例如,某研究人员发现其竞争对手的实验数据与自己的预期不符,于是私自修改对方数据并发表,这就构成了篡改行为。
3、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这包括制造虚假的实验数据、杜撰参考文献或捏造实验结果等。例如,某研究人员为了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伪造了一组实验数据并声称取得了重大发现,这种行为就属于伪造数据。
4、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这也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种表现。例如,某课题组的负责人将未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列为论文作者,或者未经其他作者同意就擅自将其列为论文作者。
5、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活动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这包括提供虚假的学术成果、夸大自己的研究贡献或虚构学术经历等。例如,某申请者在申请课题时声称自己已取得某项重要成果,但实际上该成果并不存在或并非其本人取得。
6、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这种行为也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种。例如,某学生为了顺利毕业,花钱请人代写毕业论文;或者某研究人员为了赚取外快,替他人代写学术论文。
以下情况通常不被认定为学术不端:
1、合理的引用和借鉴:在学术研究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方法是很常见的。只要引用得当、注明出处,就不属于学术不端。例如,某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引用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并注明了出处,这种行为是合理的引用。
2、对前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在学术研究中,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前人的研究进行的。只要对前人研究进行了合理的拓展和深化,就不属于学术不端。例如,某研究人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这种行为是对前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3、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在学术研究中,不同学者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只要这些争鸣和批评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就不属于学术不端。例如,两位学者就某个学术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批评,但他们的争论都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这种行为属于正常的学术争鸣。
为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提高研究人员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
2、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制度:制定详细的学术规范制度,明确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并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3、加强监督和惩戒力度: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委员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查;同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以起到警示作用。
4、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鼓励研究人员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与传播;同时加强对青年研究人员的培养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实例说明:
以某高校教授抄袭他人论文为例。该教授在未经原作者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复制粘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文章段落,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在某学术期刊上。这种行为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因为该教授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最终,该教授受到了学校的严厉处分,包括撤销其职务、取消其相关学术成果等。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会损害个人的声誉和前途,还会对学术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