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化进程加速:从基因编辑到细胞工厂的百亿市场跃迁
时间:2025-05-30 16:51:16
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进程。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86亿元,预计2024年将跨越百亿门槛,这串数字背后是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的双重跃迁。
一、基因剪刀重构生命代码
CRISPR-Cas9技术如同生物领域的"光刻机",将基因编辑精度提升到分子级别。这项源自自然界的基因剪辑工具,使得科学家能像修改文本文件般调整DNA序列,研发周期缩短60%以上,彻底改变了传统育种和药物开发的范式。在细胞工厂构建中,定向改造的微生物已能精准合成青蒿素前体、稀有香料等高价值物质,相当于为每个细胞装上定制化生产线。
二、细胞工厂开启制造革命
通过模块化设计,科学家将工程菌改造成"分子炼金术士":大肠杆菌可按需量产维生素B12,酵母菌能高效分泌胰岛素前体。这些微型生产车间不仅实现化学品绿色制造,更创造出年产能达百吨级的生物智造体系。正如网页3所述,这种人工生命体正在重塑化工、医药等领域的生产逻辑。
三、多维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医疗健康:mRNA疫苗技术展现合成生物学威力,从基因序列到疫苗制品仅需11天,远超传统疫苗研发速度。
农业革新:抗病抗逆的基因编辑作物已在田间试验,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提升产量。
能源环保:工程蓝藻实现光能-氢能转化效率突破,为清洁能源开辟新路径;降解塑料的酶制剂将白色污染转化为无害物质。
化工升级:生物法生产尼龙前体物降低成本40%,推动"细胞工厂"替代传统石化装置。
四、市场增长背后的技术图谱
基因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速度下降,推动合成生物学进入"读-编-写"三位一体阶段。DNA合成技术突破使人工染色体设计成为可能,而AI算法的介入让基因线路设计如同编写程序,加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转化。
这场由DNA编码引发的产业变革,正在书写生命科学与制造业融合的新纪元。当细胞工厂突破微米尺度,当基因编辑精度迈入原子级,中国科学家正用合成生物学密码解锁万物制造的新可能——这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是人类认知生命边界的里程碑式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