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年第2期文章
  • 针刺放血对银屑病患者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的影响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常见皮肤疾病,由于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往往需要长期治疗,故一些西药如抗肿瘤药物、激素由于毒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马一兵;娄卫海;周垒 刊期: 2003- 02

  • 姜黄素防治皮肤癌的研究进展

    姜黄是多年生姜科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广泛栽培.从中提取的姜黄素是其主要成分,常用来作为调味品和食物添色剂,同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寄生虫、解痉、抗炎和抗氧化效应,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特别是姜黄素防治皮肤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姜黄素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抗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毕新岭;顾军;米庆胜 刊期: 2003- 02

  • 板层状鱼鳞病与谷氨酰胺转移酶

    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ichthyosis,LI)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广泛的鳞屑和角化过度为其特征性表现.近来研究表明,部分LI患者的谷氨酰胺转移酶1(tFansglutaminase1,TGasel)的编码基因-TGM1突变是其发病原因.......

    作者:马铁牛;杨勇;朱学骏 刊期: 2003- 02

  • 白介素10低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多态性在银屑病中的致病性

    银屑病常有家族发病史及遗传倾向,病人中家族史阳性者约为30%,国内报道为10%~23.8%.Farber发现银屑病在单卵双生儿中的发病年龄、皮损分布、症状轻重程度和经过等都非常相似;反之,在双卵双生儿中则无此倾向[1].......

    作者:林大东;顾军 刊期: 2003- 02

  • 治疣膏治疗男性尖锐湿疣60例疗效观察

    2000年1月-2002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方治疣膏治疗男性尖锐湿疣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选自我院皮科门诊,为观察和治疗方便全部采用男性.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6岁,病程2周~1年;对照组55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9.1岁,病程3周~1年.......

    作者:黄勇;林秉端 刊期: 2003- 02

  • 8 170例性感染性疾病门诊患者疾病分布状况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性病和艾滋病的疫情与流行趋势,我们对1996年-2002年我科性病专科门诊中8170例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及皮肤、粘膜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作者:彭明霞;罗时方;盛秀珍;赵小平 刊期: 2003- 02

  • 泉州市1991-2001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泉州市1991-2001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全国性病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汇总分析泉州市1991-2001性病疫情的年度报表.结果①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1年的13.2/10万上升至2001年的48.4/10万;②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由1991年70%降至2001年的21.8%,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梅毒、尖锐湿疣的构......

    作者:陈文金;苏金榜;王少华 刊期: 2003- 02

  • 前列腺液支原体培养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前列腺液支原体感染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耐药株逐渐增多.因此,研究前列腺液支原体感染的药敏结果,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大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2年3月-12月,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泌尿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年龄25~51岁,平均29.32岁.......

    作者:罗骏;钟灵渊;范虹;周翼 刊期: 2003- 02

  • 胎传梅毒误诊原因分析(附3例报告)

    胎传梅毒(congenitalsyphilis,CS)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极易误诊.半年来发现3例首诊被误诊的CS,报告如下.......

    作者:于中蛟;齐宝权;李艳捧;于淑萍 刊期: 2003- 02

  • 家庭内传染梅毒14例报告

    梅毒是常见性病之一,大多数为性接触传染.梅毒在社会上的发病数正逐年增加,而在家庭中夫妻的相互传染也时有报道.现将我们在门诊中诊治的7对14例夫妻间传染的不同期梅毒报告如下.......

    作者:陀志国;陈学荣 刊期: 20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