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与分析

    荨麻疹、湿疹、特异性皮炎等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由于多数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为了解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意义,我们采用血清过敏原体外检测(IVT)对患者血清进行吸人性(IVT701)和食入性(IVT702)的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裘新民;周渭珩 刊期: 2005- 04

  • 特比奈芬治疗浅部真菌感染306例疗效观察

    2004年5月-11月,我们应用特比奈芬(商品名:兰美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浅部真菌感染30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永南 刊期: 2005- 04

  • 针刺耳穴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性病科自2003年7月-2005年1月应用耳针加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内服,同时外用止痒液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卫;李双庆 刊期: 2005- 04

  • 肺俞穴埋线联合维胺酯内服治疗寻常痤疮

    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我科采用肺俞穴埋线及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治疗寻常痤疮52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升 刊期: 2005- 04

  •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0例

    笔者于2002年1月-2005年1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洪茹 刊期: 2005- 04

  • 泼尼松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为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致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后,仍遗留有神经痛,此种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之久[1],临床上尤其在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高,为了评价糖皮质激素药物预防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sneuralgia,PHN)的效果,我们对中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常规治疗和加用泼尼松治疗预防PHN的对照......

    作者:邓晓红;吴卫红 刊期: 2005- 04

  • 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用中药内服,外擦,配合0.1%维甲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及2.5%氟脲嘧啶软膏治疗扁平疣66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纯中药组及西药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早发 刊期: 2005- 04

  • 生物共振系统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上以往检测过敏原方法很多,但都有痛苦,尤其不适合儿童病人,而且以往过敏原检测手段只能检测不能快速脱敏.笔者应用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德国REGUMED公司生产)对68例小儿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晋广;吕欣;杨志波 刊期: 2005- 04

  • 关节病性银屑病34例临床分析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分析关节病性银屑病(psoriasiaarthritis,PA)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年间我院PA住院患者34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规律.结果皮损先发于关节症状的28例,伴甲损害26例,在22例有PA特异性X线征患者中,手足远端小关节受损15例,占68%.中医辨证治疗12例(35.2%).中药+消炎镇痛药9例(26.4%).结论甲损害、指趾远端小关节受累为PA的特......

    作者:王禾;杨慧敏;王萍 刊期: 2005- 04

  • 儿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等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门诊就诊的155例儿童,取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检测炎症细胞、Ct、Uu、淋球菌(Ng)、念珠菌、阴道毛滴虫、蛲虫卵.结果22例女童阴道分泌物检出白细胞(WBC)阳性,Ct检出率6.45%(10/155),Uu检出率22.58%(35/155),检出淋球菌2例(1.29%),念珠菌2例(1.29%),蛲虫卵3例(......

    作者:李定;黄劲峰;黄文明;吴国凤;吴志华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