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六味洗剂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颜面再发性皮炎为颜面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反复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常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糖皮质激素,暂时控制病情,但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外用激素易出现激素不良反应,为了筛选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小的中医药,于2003年3月-2005年3月,自拟六味洗剂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4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建文;王香兰;李俊杰 刊期: 2006- 01
-
当归四逆汤在寒冷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举隅
从1994年-2004年,笔者以当归四逆汤为主方,治疗一些寒冷性皮肤病,如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多形红斑、雷诺氏病等,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06- 01
-
中药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20例临床观察
2002年6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中医辨证用药联合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带状疱疹初诊患者,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程在7d以内.其中男72例,女47例,年龄23~80岁,平均37.4岁,病程1~7d,平均3.6d.皮损分布于胸背部49例,腰腹部32例,头面部20例,臀部及四肢19例.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肿瘤、......
作者:张影华 刊期: 2006- 01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玫瑰糠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病程自限的炎症性皮肤病,病程约4~6周.为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我科采用了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经过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斌;刘淑俊;胡慧丽;沈宏;许爱娥 刊期: 2006- 01
-
益气补脾煎剂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冷荨麻疹100例
笔者采用益气补脾煎剂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冷荨麻疹10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为25~68岁.病程3个月~8年.......
作者:周新 刊期: 2006- 01
-
邬成霖教授从肝论治顽固性皮肤病经验举隅
邬成霖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师承已故邬诗英名老中医,并博采赵炳南、张志礼等前辈医家之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思路和独特风格,擅于治疗湿疹、黄褐斑、脱发、银屑病、结缔组织病等,疗效颇佳.2001年评为浙江省名中医,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他顽固性皮肤病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作为名中医学术继承人,有幸随之左右,有感于其从肝论治顽固性皮肤病......
作者:罗维丹;寇霄 刊期: 2006- 01
-
582例接触性皮炎、湿疹及荨麻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接触性皮炎、湿疹及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密切相关,斑贴试验是诊断外源性变应原的特异性检查方法.我科斑贴试验室自1999年9月-2002年10月期间对582名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的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谷永革;李军;于淑燕;冯憬;张理涛;张玉环 刊期: 2006- 01
-
凉血祛银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采用凉血祛银汤治疗106例寻常性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均系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断明确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属血热、血燥型.主要临床表现为:①血热风盛型:发病急,皮损点滴状、钱币状的红斑丘疹,色深红或鲜红,上覆银白色鳞屑,外伤或搔抓后引起同形反应,新皮疹不断出现,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
作者:钟安军;刘岩松;渠鹏程 刊期: 2006- 01
-
肤康合剂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为特征[1].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佳.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科采用自制中药肤康合剂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仑;柳兵;丁小珍;石庆;赵复炎;曾同祥 刊期: 2006- 01
-
综合疗法治疗头皮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例
头皮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PCA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头部慢性化脓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头皮波动性结节,结节间相互连接的窦道,瘢痕性脱发等.笔者从2003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维胺脂胶囊等综合疗法治疗2例PCAS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绍云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 2 愈痤汤配合面膜治疗痤疮205例
- 3 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钻孔治疗皮脂腺囊肿52例报告
- 4 153例住院带状疱疹患者临床分析
- 5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6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7 新疆地区96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分析
- 8 逍遥颗粒联合精乌胶囊治疗斑秃40例
- 9 阿魏酸保护人成纤维细胞光源性氧化损伤的研究
- 10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 11 《伤寒论》身痒从表论治
- 12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 13 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的研究进展
- 14 全身多发性脂囊瘤1例
- 15 原发皮肤的儿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外型1例及文献复习
- 16 流式细胞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研究
- 18 消银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外周血T-bet/GATA3平衡的影响
- 19 银屑病、带状疱疹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 20 理法方药别具一格朱仁康研究员治疗湿疹经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