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医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新进展
生殖器疱疹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中西药治疗生殖器疱疹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在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中药优于西药.从临床和实验二方面综述了近年中医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研究现状.......
作者:汪玉梅;范瑞强 刊期: 2004- 01
-
斑贴试验在药疹中的应用
在药疹的诊断中,确定致敏药物非常重要,临床只能根据病史来推测、判断,目前尚无非常理想的试验方法.斑贴试验相对比较安全,有助于确定某些药疹的致敏药物.本文从斑贴试验结果与药疹的发病机制、药疹的临床类型、药物的关系及药疹斑贴试验注意事项、影响斑贴试验结果的因素等五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杨波;张美华;毕志刚 刊期: 2004- 01
-
化学剥脱术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化学剥脱术是通过利用化学药物的细胞毒性以及蛋白质凝固作用造成表皮细胞破坏,蛋白质凝固融解,引起皮肤炎症,继而利用创伤修复的过程促进表皮细胞分裂,使胶原纤维排列规则化、均一化,化学剥脱术还能够使构变性的弹力纤维发生质的改变,减少皮肤皱纹.在国外,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化学剥脱术不仅是卓越的换肤美容方法之一,而且已经成为皮肤科治疗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化学剥脱术的原理,使用的主要药剂,操作过程......
作者:金力;王萍;陈学荣 刊期: 2004- 01
-
118例前列腺液、精液中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临床分析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此引起的并发症也日渐增多[1].男性主要以前列腺炎、附睾炎、精囊炎多见.......
作者:黄鼎立;刘俊杰;侯连起;李以嘉;刘昕 刊期: 2004- 01
-
60例尖锐湿疣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尖锐湿疣亦称性病疣,主要为性接触感染所致.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结合临床特点,对60例患者的尖锐湿疣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四玲;刘世雄 刊期: 2004- 01
-
激光加局部或全身应用干扰素控制尖锐湿疣复发的比较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目前在我国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三位,临床上现尚无特效方法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为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作者对门诊140例CA患者在CO2激光基础上分别局部或全身应用干扰素治疗进行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洁;陈磊;冯信忠 刊期: 2004- 01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及皮损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及皮损中HSVDNA和HSV抗原,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8例标本中,PCR检出41例阳性,ELISA42例阳性.在118例标本中,111例两种方法结果相符,7例不相符合.PCR阳性的41例中,ELISA阳性38例......
作者:刘文力;杨琳;金宁;张颖;李晓东 刊期: 2004- 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32例
尖锐湿疣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我院自1999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席建元;周初雄 刊期: 2004- 01
-
CO2激光加中药内服治疗肛门内尖锐湿疣20例报告
目前临床上常遇见一些合并肛门内尖锐湿疣的病人,我科自1999年5月-2003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肛门内尖锐湿疣病人2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承军 刊期: 2004- 01
-
从血论治诸法合用朱仁康研究员治疗银屑病经验(一)
先师朱仁康(1908-2000),字行健,江苏省无锡市人.早年师从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20岁起自立门户,悬壶疗疾,遍历无锡、苏州、上海等地,所愈者甚众.建国后,先师应卫生部聘,主持中国中医研究院疮疡外科工作,并创立了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作者:宋坪;李博鉴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杭州市17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 糖皮质激素系统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研究
- 4 皿治林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 5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100例临床观察
- 6 康复新液联合改良换药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评价
- 7 大剂量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 8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结合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60例
- 9 中药汤剂内服结合壬二酸霜外用治疗黄褐斑46例疗效观察
- 10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研究
- 11 回药活血消疕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123例疗效观察
- 12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51例疗效观察
- 13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稿约
- 14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观察
- 15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分析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 17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 18 加减滋水清肝饮对紫外线辐射小鼠皮肤组织脂褐质含量的影响
- 19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湿疹患者血清TSLP水平的影响
- 20 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