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257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以手足口腔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2008年3月以来国内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并相续报道数十例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致死的病例[1].我市于5月底至8月初亦出现较大范围的疫情流行,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现将我院自2008年6月11日-2008年8月11日手足口病门诊临床确诊的257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章娅妮;李红 刊期: 2009- 04
-
醋酸氟轻松搽剂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制剂醋酸氟轻松搽剂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外用0.05%醋酸氟轻松搽剂,2次/d,2周后停药并复诊;对照组应用0.1%哈西奈德溶液,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9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氟轻松搽剂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满意.......
作者:许岚;王桂英;杨新建 刊期: 2009- 04
-
临床分析带状疱疹206例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治疗及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初诊时间、治疗用药及不同治疗方法相关.结论早期治疗、合理用药,对缩短病程及防止PHN发生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涛 刊期: 2009- 04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代硫酸钠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
我科应用静脉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配合硫代硫酸钠治疗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乐;王强;李铁男 刊期: 2009- 04
-
阿维A联合银屑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自拟方银屑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1:1)试验方法将158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阿维A联合中药银屑康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阿维A胶囊.两组外用药物相同.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PASI积分.疗程均为12周.结果同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武三卯;武燕;白瑛;骆志成 刊期: 2009- 04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科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朱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公司)联合依巴斯汀(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工业有限公司)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玲玲;何丽慧;瞿炎 刊期: 2009- 04
-
乌杞生发丸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斑秃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乌杞生发丸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A(35例),对照组B(35例).三组皆口服乌杞生发丸,治疗组和对照组A分别给以局部封闭干扰素和复方倍他米松.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A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A的疗效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晓云;王林茂;李靖 刊期: 2009- 04
-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及鼠尾鳞片表皮实验模型,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乳膏外用对鼠尾鳞片及阴道上皮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乳膏具有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的作用.结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局部外用有望治疗银屑病.......
作者:陈健;毕新岭;顾军 刊期: 2009- 04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皮肤鳞癌标本(其中高分化鳞癌34例,低分化鳞癌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4例)中MMP-2、VEGF表达.结果MMP-......
作者:马泽粦;李常兴;周志刚;黎兆军 刊期: 2009- 04
-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银屑痛患者皮损、非皮损和10例正常人皮肤中VEGF的表达情况;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VEGF主要表达于银屑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乳头血管内皮及真皮上层部分浸润的炎症细胞内.非皮损部位少量表达,而在正常人表皮中几乎不表达;皮损组有20人......
作者:李敬;徐丽敏;肖尹;薛丑文;王庆文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误诊为瘢痕疙瘩1例
- 2 疱疹合剂2号治疗生殖器疱疹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2的影响
- 3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胸腺五肽局部注射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评价
- 4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分析
- 5 六味洗剂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 6 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鉴定皮肤癣菌研究
- 7 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30例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的临床分析
- 8 浆细胞唇炎1例
- 9 刘爱民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
- 10 中医药内外合治肝郁血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段行武教授治疗孕妇湿疹经验
- 12 消风散加减内服外洗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40例
- 13 解脲脲原体感染和不育关系的试验分析
- 14 儿童钙化上皮瘤1例
- 15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 16 综合疗法治疗头皮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例
- 17 尖锐湿疣高危人群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 18 双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 慢性光线性唇炎1例
-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