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火针治疗Blaschko线状皮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左下肢起丘疹,斑块2年余.患者2年前左下肢小腿屈侧出现少许线状排列的淡红色扁平丘疹,部分丘疹逐渐融合成斑块,表面伴有轻度角化,脱屑.曾于2011年1月开始陆续来本院就诊,未见明显消退.近几个月来皮损呈线状往下发展,偶伴有轻度瘙痒.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均可,各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皮肤专科情况:左侧小腿屈侧见线状排列的淡紫红色扁平丘疹及斑块,表皮......

    作者:姜敏;曾宪玉;王玮蓁 刊期: 2013- 02

  • 伴发手损害硬肿病1例

    硬肿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黏蛋白病,病因不明,以全身或局部皮肤非可凹性水肿硬化为特点,皮损常累及颈背部,其余好发部位依次为上肢近端、面部、前胸、下肢近端和腰腹部,手足多不发病.我科收治的此例患者皮损周身泛发,双手伴明显红肿、硬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加重,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主因周身红肿,硬化1年,加重10d,于2012年10月12日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患者诉入院前1年,颈部、上肢伸侧......

    作者:李敬;卢桂玲;肖尹 刊期: 2013- 02

  • 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因左侧胸胁部红斑水疱2d,疼痛1d,皮损泛发全身1d.于2012年9月12日就诊我科.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胸胁部出现片状鲜红斑,其上簇集米粒大小鲜红色丘疹、丘疱疹,自觉症状不明显,家长未予重视.1d后,躯干、四肢出现密集分布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原发皮损处伴轻度疼痛,其余部位皮损轻微瘙痒.患儿足月平产,母乳喂养长大,无特殊家族史,无特应性皮炎、湿疹、脓疱疮......

    作者:徐昭;吴钦国;王黎 刊期: 2013- 02

  • 淀粉浴后超声波导入保湿霜在治疗老年性瘙痒症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淀粉浴后超声波导入保湿霜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119例老年性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1例在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基础上给予淀粉浴后超声波导入保湿霜治疗.对照Ⅰ组35例单纯采用保湿霜外用;对照Ⅱ组43例单纯采用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评分,并进行比较.3组均于治疗2周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症状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作者:李建勤;谢君;韩冯 刊期: 2013- 02

  • 中药生发汤联合西药治疗64例全秃、普秃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生发汤加5%米诺地尔酊外用和中药生发汤加5%米诺地尔酊外用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全秃、普秃疗效.方法共治疗64例,一组予中药生发汤联合5%米诺地尔酊外用(中药组,19例),另一组除上述治疗外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口服(中药+激素组,45例).结果中药组治疗普秃、全秃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79%.中药+激素组中痊愈13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77.7......

    作者:叶珍珍;宋清华;陈学荣;张倩;石志峰;赵海月 刊期: 2013- 02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及皮肤划痕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及皮肤划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皮肤划痕症患者105例及健康对照组478例的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荨麻疹组、皮肤划痕症组与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2.73%、60.95%和51.88%.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组、皮肤划痕症组与健康对照组HP感染的DOB分别为16.54±2......

    作者:何丽慧;陈金春;王洁 刊期: 2013- 02

  • 细胞自噬与皮肤疾病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一种生命现象,当细胞受到刺激如饥饿、组织缺血、微生物感染时,细胞即吞噬自身的细胞质、细胞器或感染的微生物,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后,内容物得以被降解,从而维持细胞自稳.自噬对于促进细胞的生存,积极适应不同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的自噬也可引起细胞的死亡.自噬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近期很多研究发现,自噬在很多皮肤病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感染性皮肤病、银屑病、光损......

    作者:刘国华;朱晓芳 刊期: 2013- 02

  • 白癜风相关基因参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癜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证据支持自身免疫性学说在白癜风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离不开遗传基因的控制.目前已找到的120个左右白癜风发病相关的基因主要分两类:黑素代谢相关基因和免疫相关基因.其中与白癜风发病关系较密切的自身免疫易感基因位点包括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造血特异性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PN22)、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NL......

    作者:柳君如;张峻岭;于旺 刊期: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