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第2期文章
  • 播散性瘙痒性血管性皮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主因全身紫癜性斑疹伴剧痒1周,于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1周前,患者双腰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红色紫癜样斑疹,压之不褪色,伴有剧烈瘙痒.此后皮损逐渐呈离心性增多,延及躯干、四肢,遂就诊.追询病史,既往体健,患者无近、远期用药史,无接触毛料、橡胶类衣服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周立奉;路荣;愈长玺;赵小惠;王春梅 刊期: 2014- 02

  • 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42例予普萘洛尔2.0mg/(kg·d)口服,分3次餐后口服,同时每周3次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对照Ⅰ组39例单纯口服普萘洛尔2.0mg/(kg·d),分3次餐后口服;对照Ⅱ组41例单纯每周3次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Ⅰ组有效率......

    作者:陈富祺;李雪莲;郭祖安 刊期: 2014- 02

  •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不同分区的疗效

    目的总结和分析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不同分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1年10月一2013年5月应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112例面部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面部不同分区的疗效.结果鼻区复色好,依次为颊区、额区、口区、眼区(P=0.000).75%的鼻区皮损,9.09%的颊区皮损完全复色,额区无皮损完全复色,6.98%的口区皮损,9.52%的眼区皮损完全复色.病程与疗......

    作者:邱实;许爱娥 刊期: 2014- 02

  • 斑秃患者中医体质分型和心理评估研究及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斑秃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心理特征间的关系,为斑秃的治疗提供依据及新的思路.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艾森克个性调查表》测试对113例斑秃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及性格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斑秃患者的E、N、P量表(E:Extrovision-Introvision,外向和内向;N:Neuroticism,神经质;P:Psychological)均显著高......

    作者:朴珉贞;赵慧忠;赵文斌;曾伟贤;杨顶权;白彦萍 刊期: 2014- 02

  • 浅谈“风邪”与过敏性紫癜

    风邪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病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风邪与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病因病机的关系,浅析了从风论治过敏性紫癜的特点,并提出“论治不离风,治亦不拘风”的观点.......

    作者:刘邦民;坚哲;肖月圆;谭强;高天文 刊期: 2014- 02

  • 生殖器疱疹研究和治疗进展

    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一旦感染即终生携带病毒且易反复发作.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不断增长的患病人数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现就近年来对生殖器疱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病因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于艳秋;于洪钧 刊期: 2014- 02

  • 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愈性皮肤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研究发现糖尿病发生时有多种基因、分子和细胞功能受损,如生长因子、活性氧分子、miRNA、内皮祖细胞等,这些因子表达的异常共同导致了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不良.本文阐述了近年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青青;王一飞;李欣;李福伦;李斌 刊期: 2014- 02

  •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目标治疗的思路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属于慢性、复发性疾病[1].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根治AD的手段.由于AD患者的自身特应性体质,在疾病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状态下,其疾病沿着特应性进程发展,常伴发哮喘.而在疾病得到良好控制后,其特应性进程可终止.目标治疗是一种治疗理念,让临床的治疗有个明确方向和目标,即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朝着完全缓解的目标进行诱导治疗,即使无法达到......

    作者:刘炽;陈达灿;赵巍 刊期: 2014- 02

  • 毛发腺瘤

    毛发腺瘤(Trichoadenoma)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成人面部、臀部的向漏斗部分化的毛囊良性肿瘤,病理表现以真皮内纤维血管性间质内大量的角囊肿为特征[1-2].临床表现:毛发腺瘤由Nikolowski于1958年首先描述,为好发于成人面部、臀部的单发结节,直径3~50mm,表面淡黄色或红色,质地软硬不一.该病在男女发病率相当,患者无自觉症状[2].临床偶见发生于颈部、上臂、大腿及外耳道等部位的病......

    作者:单士军;张理涛;郭莹;陈洪铎 刊期: 201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