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8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探求治疗BP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在2006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BP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男∶女=1.05∶1,平均年龄(65.53±16.83)岁,首次发病81例,复发7例.临床治愈30例,好转53例,未愈4例,死亡1例.中、重症组接受糖皮......

    作者:王德全;王玉国;刘保国;李志英;苗国英 刊期: 2015- 01

  •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不同外用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光联合不同外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EXCILITE准分子光系统对120例不同部位处于稳定期的白癜风患者进行局部照射治疗,皮损共293处,共分4组.A组:单用308nm准分子光治疗;B组: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C组308nm准分子光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D组: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与糠酸莫米松治疗.1次/周,治疗5次为1个疗程,共完成2......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 01

  • 加味瓜蒌散配合三黄洗剂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配合三黄洗剂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提出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止痛法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诊断的9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加味瓜蒌散方口服配合三黄洗剂外洗皮损,对照1组使用阿昔洛韦片剂口服,软膏外涂皮损,对照2组使用龙胆泻肝汤方口服,分别观察治疗0,7,14,30d症状、体征、VAS评分及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时间等......

    作者:胡之华;王海林 刊期: 2015- 01

  • 自体培养黑素细胞治疗白癜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自体纯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从发疱壁上获取黑素细胞、纯黑素细胞培养与增殖、受皮区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磨削去表皮后进行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结果共治疗43例白癜风患者,58.62%的皮损获得了90%以上的复色,85.05%的皮损获得了50%以上的复色.局限型白癜风患者移植痊愈率(73.33%)高于节段型(57.14%)和散发型白癜风患者(42.86%);面颈部白......

    作者:王红娟;安彩霞;胡雯;张德志;普雄明 刊期: 2015- 01

  • 淋球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目前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喹喏酮类抗生素已产生广泛耐药,对头孢菌素敏感性也开始降低甚至出现耐药,同时偶见大观霉素耐药的报导.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分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两种机制.喹诺酮类耐药主要是gyrA、parC和gyrB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头孢菌素敏感性降低主要由于penA、penB、mtrR基因突变相关.多重耐药主要与mtrR基因有关.淋球菌耐药现象如何控制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霄霄;张芳;赵恬;杨娟;张锡宝 刊期: 2015- 01

  • 紫外线辐射的旁观者效应研究进展

    近年的研究表明,直接受到紫外线辐射的细胞可以通过信号转导引起临近细胞的损伤,称为紫外线诱导的旁观者效应.这些旁观者效应包括氧化应激反应,基因突变,基因组不稳定,凋亡,炎症反应,免疫抑制,甚至肿瘤病变等.紫外线辐射诱导的旁观者效应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本文从紫外线诱导皮肤细胞发生旁观者效应的表现,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机制,如氧化应激状态、受照细胞分泌可溶性扩散因子、细胞缝隙连接胞间通讯等不......

    作者:刘娟;周炳荣;骆丹 刊期: 2015- 01

  • 杨震教授应用相火学说治疗痤疮经验

    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总结导师杨震教授治疗痤疮经验.杨震教授认为痤疮发生为湿热相火、血分瘀毒、经脉阻塞所致,采用乌紫解毒汤加减以清泻相火,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疗效可靠.......

    作者:史艳平;王少波;郝建梅;任晓芳 刊期: 2015- 01

  • 浅谈“寒邪”与硬皮病

    寒邪与硬皮病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是导致硬皮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寒邪与硬皮病临床特点、病因病机的关系,浅析了从寒论治硬皮病的特点.......

    作者:刘邦民;坚哲;高天文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