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女,20岁.于2013年2月因面部起红斑,口腔溃疡,低热,检查抗SM(+),抗RNP(+),抗SSA(+),ANA(1:1000),抗dsDNA(+),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服用甲泼尼松龙片及羟氯喹片治疗过程中出现红斑、水疱、大疱,大面积表皮剥脱,给予甲泼尼松龙片及人免疫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后皮疹好转出院.......
作者:胡荣毅;黄萌;周小勇;段逸群 刊期: 2015- 04
-
中医药辨证治疗Sweet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四肢及面颈部皮疹加重2周,于2013年6月3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约1年前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颈部、前臂、面部遂见以丘疹、红斑为主的皮疹,大小不等,初起不以为意,未规范治疗.后皮损加剧,至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诊治,病理诊断为Sweet综合征,排除肿瘤、麻风等病因后,即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症减,药停即发.......
作者:王善纬;李萍 刊期: 2015- 04
-
复发性皮肤腺样囊腺癌1例
患者女,60岁,左腿无痛性肿块30余年,切除术后包块复发伴皮肤溃烂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癌组织呈腺管样或实片状,癌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异型性明显,胞浆少,核大深染,间质致密;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34βE12(+),KI-67(+)(阳性率约40%),HMB45(-),Vimentin(+),S100(-),AE1/AE3/(+)/(-).诊断:皮肤腺样囊性癌.......
作者:李杉;常飞 刊期: 2015- 04
-
皮肤淋巴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
回顾1例左肩背部皮肤淋巴管瘤行CO2脉冲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规律治疗后,随访至今,病情未见反复.病理诊断为皮肤淋巴管瘤.......
作者:孔迎辉;徐漫远;江明 刊期: 2015- 04
-
掌跖脓疱汤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掌跖脓疱汤治疗掌跖脓疱病(PPP)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其对PPP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7和白细胞介素(IL)-22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掌跖脓疱汤治疗PPP作用机制.方法符合PPP热毒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改良的PASI积分方法(PPPSAI)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TN......
作者:孙昂远;刘越阳;李铁男;孙晓杰;陈晴燕;王强;梁秀宇 刊期: 2015- 04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皮肤的干预性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皮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每天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连续42d,制备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在造模21d后,黄芪组小鼠在其两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每侧穴位注射0.01mL;生理盐水组在同样穴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21d后处死,分别检测各组小鼠......
作者:翟慧娟;朱明明 刊期: 2015- 04
-
中药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表皮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癜风患者单纯自体表皮移植和同时联合中药治疗前后局部皮损组织液中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白癜风患者局部皮损组织液中IL-18、TNF-α以及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作者:史永俭;张春敏;刘园园;杨帆 刊期: 2015- 04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波窄谱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紫外线光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紫外线光疗外用维A酸软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1.6±2.5)d和(21.3±4.1)d,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锋;宋印娥;杨帆;刘孝兵 刊期: 2015- 04
-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增殖及代谢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B,NB-UVB)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NB-UVB作用于体外培养纯的黑素细胞,细胞增殖与活性测定试剂盒(Cellcountingkit-8,CCK-8)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多巴氧化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NB-UVB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
作者:安彩霞;赵亚楠;李婷婷;王红娟;普雄明 刊期: 2015- 04
-
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治疗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累及头皮、面颈部和躯干上部等皮脂腺丰富的皮肤部位,其中发于头皮者更为常见,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饮食调节和对症处理以外,主要以去脂、杀菌、抗炎、止痒为主.其中,局部外用药以其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得到较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付蓉;李元文 刊期: 2015- 04
动态资讯
- 1 皮肤结核86例临床观察及病理分析
- 2 203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与病理分析
- 3 Q开关倍频Nd:YGA激光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2例报告
- 4 近五年汞污染趋势皮肤病分类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 5 《伤寒论》身痒从表论治
- 6 高能紫外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 7 重症药疹74例临床分析
- 8 祛疣煎剂加温湿敷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 9 中药联合心理干预对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10 欢迎订阅200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11 连续性肢端皮炎1例
- 12 银屑病关节炎与MAPK信号通路
- 13 中波紫外线对HaCaT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及p16、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阿魏酸干预作用研究
- 14 扶正清热解毒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8例
- 15 中医辨证治疗阴虚湿滞型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
- 16 抗菌药物致药疹住院患者35例临床分析
- 17 斑秃的皮肤镜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
- 18 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 19 中药新普连膏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影响的研究
- 20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