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泌尿生殖道炎细小脲原体PCR检测结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细小脲原体(Up)在泌尿生殖道炎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77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Up、沙眼衣原体(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淋球菌PCR检测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1240例分泌物进行了涂片革兰染色.结果1477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检测病原体阳性854例,检出率为57.82%(854/1477).Up阳性占26.70%(228/854)......

    作者:金宁;刘文力;杨琳;程欣;韩莹 刊期: 2015- 05

  •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不同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6、IL-17表达水平,以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血清IL-6、IL-17水平增高且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及IL-6、IL-17可能在特......

    作者:苏湘川;任小丽;石青青 刊期: 2015- 05

  • 银屑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皮、肘部及膝盖红斑,表面覆有鳞屑,伴或不伴有关节炎.该病发病机制不明确,具有多基因遗传异质性.迄今为止,已在13条染色体上确定了14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并由OMIM收录(PSORS1-14).本文主要介绍银屑病定位克隆及HLA-C、CDSN、HCR、CSTA、TRAF3IP2和IL-36RN等易感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恬;罗权;林玲;梁景耀;张芳;杨娟;陈霄霄;张三泉;张锡宝 刊期: 2015- 05

  •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是一种少见的头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慢性经过,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效果欠佳.通过综述近20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常用治疗方法和药物,为找出治疗本病更好的方法作出探索.......

    作者:黎民;段行武 刊期: 2015- 05

  • 聚合性痤疮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聚合性痤疮是痤疮类疾病中重的一型,病因病机多归为痰、瘀、湿、热、虚等相互作用,其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及外治,在当前国内广泛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普遍优于单一疗法,具有取长补短,标本兼治的优势.针对聚合性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正逐渐被更多国内外学者认可.......

    作者:张颂楠;毕新岭;顾军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