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17味中药对豚鼠皮肤TNF-α、IL-10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17味中药对豚鼠皮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4组,17味中药乙醇提取液为实验组,8-甲氧补骨脂素(8-MOP)、75%乙醇为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均涂于豚鼠皮肤上,40d后取皮肤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测TNF-α、IL-10平均光密度,比较其作用结果.结果当归、甘草、枸杞、红花、女贞子、首乌、益母草、黑芝麻、栀子对TNF-α表达下......
作者:姜丽莎;张晓东;张国斌;张庆瑞;王强 刊期: 2016- 03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组27例,仅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2组均持续治疗8周,在第8周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87%,对照组有效率59.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作者:周晴;王子雄 刊期: 2016- 03
-
中西药序贯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序贯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ecurrentgenitalherpes,RGH)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严格根据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纳入标准选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序贯疗法,口服抗病毒药1个月(伐昔洛韦0.3g/次,2次/d,6d后改为伐昔洛韦0.3g/次,1次/d),后再服用中药加减四君子汤12周;对照组给......
作者:章纬;张虹亚;刘涛峰;吴敏;王建锋;曹宇 刊期: 2016- 03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75例,予隔天臀部肌内注射卡介菌多糖酸2mL并联合每天口服咪唑斯汀10mg;对照组75例,予每天咪唑斯汀10mg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共4个时间点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的变化......
作者:孙利炎 刊期: 2016- 03
-
氩气刀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Bowen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氩气刀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Bowen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5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6例,皮损26处,采用氩气刀于真皮乳头层浅面气化肿瘤后,创面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隔日1次,连续1个月;对照组患者26例,皮损26处,采用传统手术刀外科扩大切除皮损,酌情闭合创面.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2.13%和复发率7.69%与对照组的痊愈率80.77%和复发率1......
作者:白朝;吕克己;杨倩 刊期: 2016- 03
-
自噬在皮肤氧化应激和色素代谢中的作用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生命现象,在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自噬可以调节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在皮肤色素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噬和氧化应激在皮肤色素代谢中的作用表现为:影响黑素小体的合成和成熟,影响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小体的降解,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过程,但在黑素小体转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另外,自噬可以调节毛发和表皮的角化,但不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本文综述了自噬......
作者:贾肖肖;宋秀祖 刊期: 2016- 03
-
中医治疗硬皮病新研究进展
硬皮病内因脾肾阳虚,气血失调,外因风寒湿邪侵袭所致.近年中医治疗硬皮病取得显著进展,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内治法以活血通络,温阳散寒,补肺健脾,祛痰通络为主;外治法有“热敷药”、中药浸浴、中药熏蒸等;针刺治疗或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或火针加中药治疗,或蜂疗配合中药、蜡疗.......
作者:张晓岑;段行武 刊期: 2016- 03
-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近有幸拜读陈学荣教授等主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深深体会该书非常实事求是:报喜更报忧.全书在简介中医理论及中药现代研究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肯定了作者的临床心得,这方面当然是好的个人心得.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报告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实事求是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药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雷公藤片中出现雷公藤ⅡA,木通中的马兜铃酸等的不良反应,有理有据地告知一些中药可能出现的......
作者:吴绍熙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他卡西醇联合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 2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 3 中西药结合治疗掌跖部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 4 火针联合醋金黄散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 5 消风胶囊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6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辩证分型与CXCR-4、IL-8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7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例
- 8 烟酸缺乏症1例
- 9 抗FcεR Iα自身抗体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0 从血论治诸法合用朱仁康研究员治疗银屑病经验(一)
- 11 无继发感染的泛发型湿疹122例皮肤菌群的测定和药敏分析
- 12 T细胞亚群与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 13 二妙龙胆合剂药理及临床研究
- 14 自发性荨麻疹血清总IgE、补体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 15 内服祛疣汤、外用0.1%维A酸霜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 16 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1例
- 17 美诺平颗粒、润肌皮肤膏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
- 18 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自噬的研究进展
- 19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荆防冲剂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观察
- 20 转移性皮肤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