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483例水痘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收集我院2013-2016年水痘患者483例,分析发病情况,为预防控制水痘流行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6年我科门诊传染病登记本中水痘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483例水痘患者,男女比例1.10:1;发病年龄2~44岁,0~6岁儿童发病例数较少,≥18岁的成人发病例数较多,其中以学生为主.夏季、冬季为水痘高发季节,秋季发病人数较少,其中12月份发病人数多.结论儿童水痘发病率逐年......

    作者:董春;潘华;苏静秋;张薇 刊期: 2018- 06

  • 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05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联合治疗组接受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激光组仅接受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药物组仅接受氨甲环酸治疗.1540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1次/月,6次为1个疗程,氨甲环酸片口服,250mg/次,2次/d,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

    作者:赵晴;赵广琼 刊期: 2018- 06

  • 不同类型的药物性皮炎患者血清病毒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药物性皮炎患者感染人疱疹病毒(HHV)6、7型等病毒,分析药物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指导临床对超敏综合征型、重症型药物性皮炎作出早期预警及干预.方法随机非双肓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药物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体检中心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将药物性皮炎患者分为超敏综合征组、重症组与非重症组,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分型,并比较各组患......

    作者:刘佳;程春林;杨光河 刊期: 2018- 06

  • 240例瘢痕疙瘩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瘢痕疙瘩人群的高血压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经治瘢痕疙瘩2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现合并高血压者61例,男25例,女36例.整体高血压发病率约为25.42%,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高血压发病率(P<0.05);男性高血压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血压发病率约为35.6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发病率(P<0.05).......

    作者:陈俊杰;陈晓昱;黄玉成;李天举;付黎影;张艳红;韦旭华;张慧 刊期: 2018- 06

  • 特比萘芬联合角蛋白酶凝胶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特比萘芬凝胶联合角蛋白酶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体癣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于患处涂自制1%特比萘芬的特比萘芬凝胶Ⅰ,观察组于患处涂含1%角蛋白酶和1%特比萘芬的自制特比萘芬凝胶Ⅱ.记录并比较2组组治疗期间偶数日的病变记分;治疗期第14天和28天,比较2组的真菌清除率和治愈率.结果治疗期第10天直至结束......

    作者:陆延娜;徐天华;熊林;万静;周晓凤 刊期: 2018- 06

  • 中药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脾胃虚弱证3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涂抹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次/d.治疗组内服中药汤剂,1.5~5岁,50mL/次,2次/d,少量频服;5~14岁,100mL/次,2次/d.同时配合中药药渣煎水熏洗,每天早晚各1次,2组疗程均定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疾病总体疗效、色素积分及生活质量......

    作者:韩宪伟;李铁男;张涛 刊期: 2018- 06

  • 常见脂肪因子与银屑病相关病理机制

    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系统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现其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参与炎症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脂肪因子可能参与到银屑病的发病过程.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探讨常见脂肪因子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拟为银屑病提供新的诊疗和研究思路.......

    作者:茹意;蒯仂;许逊哲;郑淇;赵淮波;罗楹;刘柳;李欣;李斌 刊期: 2018- 06

  • 强脉冲光在皮肤科的应用

    强脉冲光(IPL)目前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光治疗技术之一,在皮肤美容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IPL治疗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痤疮等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金顺巧;朱希聪;郑伟青 刊期: 2018- 06

  • 白细胞介素-33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IL)-33作为IL-1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可与ST2结合,调节Th2免疫反应,促进多种炎症性皮肤病的免疫炎症反应形成.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IL-33在这些疾病的诊断预后以及作为治疗靶标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对IL-33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彭戈;韩秀萍 刊期: 2018- 06

  • 白癜风治疗新进展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以皮肤或黏膜色素减退为特征,其易发生于面部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影响患者的容貌,部分患者甚至会继发抑郁等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白癜风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定论,临床上典型的白癜风易于诊断,常用的治疗方法多样,但该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目前仍没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五年国内外新治疗进展,从外用药物、光疗......

    作者:马萍;刘晓洁;张峻岭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