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昆明山海棠霜抗炎止痒作用及皮肤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昆明山海棠外用的药效及安全性,对昆明山海棠霜进行了止痒、抗炎作用及皮肤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磷酸组织胺致痒法,皮肤急毒、刺激及过敏等实验方法.结果昆明山海棠霜外用能明显提高豚鼠致痒阈,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无明显抑制作用,昆明山海棠霜外用未发现急性毒性及皮肤过敏反应.浓度较高时对家兔破损皮肤及完整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停药后皮肤刺激性反应可完全消退.结论昆明山海棠霜外......
作者:李顺英;赵永娜;何黎;张晓冬;杨洪;张肇玖;唐应发 刊期: 2006- 04
-
甲真菌病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探讨
目的观察甲真菌病人群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而探讨甲真菌感染与人体免疫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6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甲真菌病患者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甲真菌病患者T细胞亚群存在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在甲真菌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戴溱;赵桂华;赵百合;李振化;张宇;聂振华 刊期: 2006- 04
-
以头面部红斑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已婚.主因头面部散在甲大紫红斑片数周余,于2006年4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数周前无明显诱因右面部出现椭圆形紫红斑疹,不痒,皮损逐渐增多,头部及面部数处散在紫红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发亮,略萎缩,未见鳞屑,毛囊口扩大,头部红斑处无毛发.患者既往体健,有冶游史,无输血、献血史,龟头处数周前曾有破溃史.......
作者:樊仪;陈宏 刊期: 2006- 04
-
1例连圈状秕糠疹的中医治疗
连圈状秕糠疹又称远山连圈状秕糠疹、松浦正圆形秕糠疹,是一种少见的轻度角化性皮肤病.由Toyama在1906年首次报告[1].本病主要见于日本和中国,日本报道约占皮肤病的0.2%,我国自1959年以来也有少量病例报道.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如结核、营养不良、妊娠或月经紊乱有关[2].好发于中年(25~4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国内仅见个案报道[3-6].连圈状秕糠疹临床上少见,易被......
作者:廖勇梅;苗德光;陈达灿 刊期: 2006- 04
-
浅表性脂肪瘤样痣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臀部赘生物5年,无自觉症状.患者5年前臀部有一黄豆大丘疹,不痛不痒,皮色.未予以治疗.近几年来,皮疹缓慢增大,融合成结节状,遂来医院就诊.既往体健,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相同病史者.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臀部见鹅蛋大小赘生物,表面结节状,肤色,质地较韧,无触痛及压痛,身体其他部位未见相同皮损,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组织病理......
作者:宋秀祖;王平;许爱娥 刊期: 2006- 04
-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右侧腹股沟皮肤松弛并进行性加重6年.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腹股沟处出现一指甲盖大小的红色斑片,向外逐渐增大,并稍隆起,皮损颜色逐渐呈紫红色,质软,呈袋囊状皮肤松弛,无不适.患者病程中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王平;许爱娥;Jag Bhawan 刊期: 2006- 04
-
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9岁,以左上肢皮肤发硬,活动受限,疼痛8个月,于2004年2月16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左手无名指皮肤出现红斑、肿胀,逐渐皮肤发硬,指关节活动受限,自觉疼痛,逐渐波及左手其他手指及左上肢,出现皮肤发硬,腕关节不能活动,左手指屈曲挛缩,曾多次到骨科治疗,效果不佳,2月前右手拇指、食指及虎口处亦出现同样皮疹,曾服雷公藤糖浆2个月,病情无缓解而入院.无关节痛、吞咽困难及雷诺氏现象.父母均......
作者:冯文利;姚凤玲;马铁牛 刊期: 2006- 04
-
光疗法治疗寻常痤疮新进展
光疗法是治疗寻常痤疮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疗法.文章分别介绍了蓝光、红光、激光以及光疗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法、技术发展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作者:姚彦;闵仲生 刊期: 2006- 04
-
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自体黑素细胞移植分为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和非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前者包括纯黑素细胞培养移植和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移植,后者是指表皮细胞悬液移植.和自体表皮片移植相比,自体黑素细胞移植可以用小面积正常皮肤治疗较大面积的白斑,尤其是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近年来广大学者在黑素细胞的培养技术、改进移植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阮高波;尉晓东;许爱娥 刊期: 2006- 04
-
B7h分子与相关疾病
协同刺激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就B7家族新成员B7h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史雪彬;王金龙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IL-31水平及IgE表达与临床相关性
- 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环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 3 就医方式与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病情影响的调查分析(附320例临床分析)
- 4 体液免疫因素在痤疮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5 板层状鱼鳞病与谷氨酰胺转移酶
- 6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 7 临床分析带状疱疹206例
- 8 芪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 9 300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 10 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转基因模型小鼠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影响的研究
- 11 未治和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研究
- 12 中药汽浴熏蒸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 13 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 14 皮肤康洗液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 15 中药内治银屑病血瘀证规律探析
- 16 家庭内传染梅毒14例报告
- 17 芪加真武汤对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及血清白介素2的影响
- 18 以天疱疮样皮疹为首发症状的二期梅毒误诊1例
- 19 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52例临床观察
- 20 肤康合剂治疗颜面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