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于2002年12月正式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期刊,是全国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期刊。 我们的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发扬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国内外皮肤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主要面向高中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皮肤性病学科医师、科研、教学人员及基层皮肤科医师。本刊现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论著、研究报告、性病、临床经验、皮肤外科、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学术探讨、综述,讲座等栏目。 本刊自创刊发行以来,得到了皮肤科领域广大医生的高度重视。虽刚刚创刊,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 为了能及时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新动向,及时报道皮肤性病科重大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代表学科发展前沿,使本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以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为基础,又广泛吸收本领域的院士、全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及有关边缘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一流水平、权威性的编委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刊登的内容均为本学科领域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反映了本学科的重大科研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科技进展。发表的论文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及省市科研基金等。内容上有创新,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杂志是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领域唯一的杂志,其特色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提高是我国皮肤性病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本杂志可以说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诊疗皮肤病的理论研究者和临床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发行以来,其论著方面90%为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在临床经验栏内90%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其论文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本刊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作为研究皮肤病切入点,使这本杂志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色,而迅速跻身于同领域杂志行列。 正是因该杂志的高起点,使本杂志办出了高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让更多领域去认识和使用其成果,达到资源共享。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7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0/R
邮发代号: 6-1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0709
- 国内刊号:12-13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0.1%他克莫司软膏对斑块状银屑病皮损MI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屑病皮损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ionfactor,MIF)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并比较他克莫司对银屑病皮损中MIF的影响,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染色评分半定量法对50例进行期斑块状银屑病皮损标本和42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MIF的表达量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同时,选取30例对他克莫司治疗有效的银屑病消退期皮损中M......
作者:高晖;陈敬;徐家淳;李瑞超;赵祥斐 刊期: 2014- 04
-
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干预治疗
目的观察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作用.方法将6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2周后隔日1次,治疗4周,观察8周;治疗组33例,同时将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涂于患处及皮肤特别干燥部位2次/d,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2、4和8周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第1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
作者:于艳秋;李龙 刊期: 2014- 04
-
酒渣鼻与蠕形螨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蠕形螨与酒渣鼻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发表的7篇蠕形螨对酒渣鼻的致病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渣鼻患者的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的感染率高(率差RD=0.32,P=0.02).结论酒渣鼻患者的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的感染率高,提示可应用杀蠕药物治疗酒渣鼻.......
作者:胡铁中 刊期: 2014- 04
-
银屑病治疗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现状
多种疗法可用于治疗银屑病,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这些治疗策略进行评价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方案,在节约卫生资源与改善临床结局之间达到佳平衡.本综述分别介绍了外用疗法、光疗、传统的系统疗法和新型生物制剂疗法的成本-效果研究现状.......
作者:吴丽峰;吴大兴;普雄明 刊期: 2014- 04
-
银屑病皮疹辨证与中医四诊辨证相关性文献分析
本文就皮肤科常见疾病银屑病(白庀),分析了祖国医学皮疹辩证和中医四诊辨证关联性的相关文献,就其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二者一致性的文献不多,或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提示在以后的中医临床研究中,我们应该在皮疹类型、症状评分发现、动态观察的基础上,配合客观化的中医四诊仪,得出客观性强的,可量化的临床结论,使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更加明确,有利于临床科学地辨证施治和经验推广.......
作者:宋晶心;张理涛 刊期: 2014- 04
-
许爱娥教授治疗痤疮经验
介绍了浙江中医药大学许爱娥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心得.认为痤疮的主要证型有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独创性地提出了痤疮从寒论治的思路.并介绍了许教授在随症加减的独到细腻之处.......
作者:李晓文;许爱娥 刊期: 2014- 04
-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的新思路与临床体会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3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1]主要用于治疗阳明病表邪未尽的湿热发黄证.我们根据湿疹的发病机制与此方的组方原理,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化裁后用于治疗湿疹,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湿疹的新思路和临床应用体会简要总结,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爱民;胡秀云 刊期: 2014- 04
-
复方青黛胶囊在皮肤科的应用及其评价
复方青黛胶囊由青黛、马齿苋、白芷、土茯苓、紫草、贯众、蒲公英、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斑、祛风止痒的功效;其基本方剂来源于陕西柞水县的地方方剂并加以改良,研究发现其对急性潮红、发疹及脱屑性皮肤病疗效明显,尤其对银屑病、玫瑰糠疹、皮炎、湿疹的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随着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的广泛深入研究,并对其剂型进行改良,成为不良反应更少、服用更为方便的胶囊剂型.本文对20年来国内复......
作者:王强;秦万章 刊期: 2014- 04
-
纤维性丘疹
纤维性丘疹(Fibrouspapule)是好发于成人鼻部及临近皮肤的良性错构瘤,由毳毛毛囊及其周围血管纤维性基质构成.毛囊周围纤维瘤(Perifollicularfibroma)为该病同义词.临床表现为鼻下部好发的圆顶坚实丘疹[1-2].临床表现:皮损好发于鼻下部,偶见于面部其他部位,为稍高起皮面的圆顶丘疹,皮色或淡红色,质坚实,直径多<5mm,见图1.该病女性发病稍多于男性[3].如面部皮损多达......
作者:单士军;张理涛;郭莹;陈洪铎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消风散加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 2 西药联合免煎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 3 308nm准分子激光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疗效比较
- 4 辨证分型治疗黄褐斑72例
- 5 7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临床分析
- 6 基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初探
- 7 B7h分子与相关疾病
- 8 愈癣汤加减治疗银屑病33例
- 9 再生障碍性贫血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白癜风1例
- 10 投稿须知
- 11 自拟祛风止痒汤口服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
- 12 丹参穴位注射联合皮肤修复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及其对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影响
- 13 阴茎下疳样脓皮病2例
- 14 老年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止血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分析
- 15 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50例临床疗效观察
- 16 消银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外周血T-bet/GATA3平衡的影响
- 17 复方甘草酸苷合桑龙止痒丸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 18 以天疱疮样皮疹为首发症状的二期梅毒误诊1例
- 19 香蓝驱毒颗粒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及对IL-10、IFN-γ的影响
- 20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皮肤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